记事起—至今

总的来说下面这一长段文字就是说我做了无数的以培养植物为主的博物实验,因为这类实验太多且早期很多没有记录,故干脆都不一一记录了(除了特别有闲情逸致的时候);顺便介绍了点博物的内容。
日常生活中我做过很多实验性质的内容,这也是大家常遇到的。我个人来讲,除了实验课、实验作业以及我自己再搜寻试剂额外做的实验,我的一大兴趣在于博物——了解自然界的一切——我还特地在个人网站中为博物单独设一个子页面。例如,我常常会从户外带来一些颇有特色但常人未曾留意的小植物——大的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带不走。我常把捎带的植物种在自家阳台,少数情况也有种在老家,因为这种性质的实验太多了,加之我比较小时还没有写实验记录的情况,所以都没有一一记录——不过那些确实都是很有趣的事。我有幸也交到了同好于博物的同学好友。在这里,务必再向各位介绍一下博物,或许大家就能理解平常寻寻花草也是一种实验探索且有趣的过程:博物,我最早听说这个词是自小学时订阅中国国家地理的《博物》杂志——博物的本义是辨识了解各种事物——这同时也是学习的一个宽泛的概念;而与博物相关的一门古老学科,就叫博物学,它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数理传统、控制实验传统和数值模拟传统,这三个中的前两者是我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已密切接触的;而后者可能在未来更为深入的研究领域碰到,目前还没有掌握的能力,故不赘述),博物学即通过对各种自然系统的宏观认识来提高人与自然打交道的能力,这太重要了,古时的巨匠往往在诸多领域都有“XX家”的头衔便是因为他们都有相当丰富的博物学底子来支撑他们贯穿各学科知识以有更多新发现和新发明,当今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无疑远远落后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埋头苦读多少年或者摆烂多少年,结果连门前的树是什么树都不认识,亦或连洋葱会长绿叶子都不晓得,失去了这些就会与科学与人文精神失之交臂,而成为只有笔上功夫而无创造力的“小镇做题家”亦或是连读书也搞不定的废柴。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大家只要在平常能不苟且于“一心只读圣贤书”,能留意下今日的天气与悠风、路边的苔石与青草、果蔬的姿色与状貌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的方式和技巧等与你的日常生活而不仅是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这就算完成了你的博物普及。当然,博物普及应出于自发性,如果你实在提不起亲近自然的乐趣也没有啥致命的,不过相信我,可以试试,我敢说绝大多数人对于自然一定有或显性或潜在的向往,因为人类的一切包括人类本身都是从自然界走出的呀。
回到陈郑逸领域-实验

dark
s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