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

这天做了一个关于碘的小实验。不久前我买了4g碘,碘极易升华,我在尝试用各种容器储存它不妥后终于找到了用塑料膜充分包裹后塞进棕色磨口广口瓶再用玻璃塞密封的万无一失的储存方法。这期间,我曾只是用几层塑料膜包裹碘储存,结果就是其周围的纸张基本都染上了碘标志性的棕色(有种复古的美感),其他材质的物品基本没事,表面有光亮涂层的纸类也只受到细微影响。这本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至少不是什么引人注目的现象。但,一次我在清理一些被碘染色的纸张时,手上的水触碰到纸,纸上出现了一个个蓝紫色的点,这与原来单调的土棕色截然不同的鲜艳色彩瞬间通过我的视神经触动我的思绪,所以,有了这么个实验:
(P1)我把干燥的被碘染色得较为均匀的纸剪成三片,就像一张张pH试纸那样,右边的滴加水,中间的滴加四氯化碳,左边的作对照组——嗯,再简单不过的实验也得对其有基本的尊重。如图,只有加水的明显变蓝紫色,中间加四氯化碳的在短短一两分钟内四氯化碳就完全蒸发了,所以拍出来中间的没有液滴,在四氯化碳未完全蒸发前也未观察到纸上的碘有脱离纸张溶解于四氯化碳的迹象。以上表明,碘能如此“钟爱”吸附于纸,很有可能是与纸中的成分发生了反应,这和碘与淀粉的反应原理很可能相近,因为在有水存在条件下都会显现蓝紫色。查询资料得知,以上猜想正确,不同材质的纸与碘反应显色效果不一样,而我这次实验所使用的纸的材质,应包含与淀粉结构极其相似的物质;而干燥情况下纸张遇碘蒸气变棕黄,也是碘显色反应的一个体现,多数有机物遇碘蒸气能显黄-黄棕色斑点。
取用四氯化碳时,我发现我用来盛装的塑料容器的塑料盖受四氯化碳有机溶解性影响而有所变形(P2)——瓶盖中间明显凹下去了,在凹下去的最低点挂着四氯化碳蒸发又液化形成的液滴。这可大事不妙,塑料容器瓶身的塑料标识表明其材质是PET,可PET对四氯化碳稳定——那只能是瓶盖用了其他材质的塑料了——这是一些为了节省成本的塑料厂家常用的作法,瓶身用合格的材料并印上相应的材质标识,瓶盖便不必印了,就可以用更廉价的材料——这样的嫌疑基本可以断定,因为我用来盛装的塑料容器瓶身是完全透明的,瓶盖却偏白,也不及瓶身坚固。我设法腾出原用来装铋(铋的储存条件可比四氯化碳低多了)的透明玻璃磨口广口瓶来重新储存四氯化碳,免得又因储存不当造成损失。


回到陈郑逸领域-实验

dark
sans